肺脏超声,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不再“窘迫”!

超声医学网    |    2022-02-23

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(RDS)的主要病因有肺发育不成熟、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、肺泡I型上皮细胞合成较少等,患儿出生后往往会表现出呼吸困难、呼吸衰竭、呼气性呻吟、发绀等症状。该病不仅发病率高,而且病死率也不低,所以需要早期诊断以便于后续的对症治疗。

1645599398315380.png 

RDS超声取代胸部X线,其优势何在?

 

既然RDS是肺部疾病,自然是可以采用传统的胸部X线来检查,但该项检查因射线损害和漏误诊等缺点而“臭名昭著”,所以肺脏超声“取而代之”。

 

多项研究表明,超声检查是诊断RDS的有效手段,其敏感性为99%~100%,,特异性为95%~99%,有着可重复检查、安全、无创、无辐射、整体检出率高、无需搬运患儿、不受环境场地影响限制等优势。

图片2.png 

RDS超声检查方法

 

在进行检查时,要让患儿处于仰卧、俯卧或仰卧位,这样既方便检查,也不会造成患儿不适或影响患儿正接受的检查。操作过程中,注意保暖,耦合剂要预热,同时防止气管插管脱落。

 

在临床上,通常以腋前线、腋后线为界将每侧肺脏分成前、侧、后3个区域,即两侧肺脏被分为6个区域;为避免检查遗漏,还可再以两乳头连线及其延长线为界,将每侧肺脏分成上、下2个肺野从而将双侧肺脏分成12个区域。

1645599445432388.png 

肺脏12区分区法(出自文献【1】)

扫查的时候,探头需与肋骨垂直(纵向扫查法),沿肋间隙平行扫查(横向扫查法)。其中垂直扫查最重要,为了保证检查结果准确、可靠,操作时务必保持探头与肋骨垂直。

 

RDS超声影像表现

 

轻症患儿的肺实变可仅限于胸膜下呈小范围、局灶性,重度则实变范围扩大,并可扩展至肺野深部,甚至导致大面积肺不张,肺实变还可见于两侧肺脏的不同肺野,也可仅限于一侧肺脏的部分肋间隙。

 1645599462873886.png

 

新生儿正常肺脏超声影像学检查(出自文献【1】)

在RDS时,双侧肺脏甚至同一侧肺脏的不同肺野其病变程度或性质可不同 ,比如一侧肺脏有实变,另一侧无实变,或者同一侧肺脏的某一肺野表现为实变,其他肺野则表现为水肿或胸腔积液等。

 

参考文献:

[1]亚太卫生健康协会儿科医学分会,亚太卫生健康协会儿科医学分会重症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,世界重症超声联盟中国联盟,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新生儿学专业委员会重症超声学组,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超声诊断学组,《中国小儿急救医学》编辑委员会.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超声诊断与分度专家共识[J].中国小儿急救医学,2021,28(07):545-551.

[2]刘女霞,刘桂兰,李敏,马小萍.肺部超声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步探讨[J].宁夏医学杂志,2020,42(10):956-958.DOI:10.13621/j.1001-5949.2020.10.0956.

[3]胡玲,高翔羽.超声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探讨[J].医学影像学杂志,2020,30(04):617-619+628.


上一篇:没有了 下一篇:没有了